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第二中学
时间:2013年06月09日08:15 阅读:65627次 录入:wangbo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第二中学,创建于2012年8月从县城吉强北街搬迁至北洼坪。
现在拥有高中部学生1002名,初中部学生1410名,教师220名。
2013年5月28日晚,范志奇校长讲述;西吉二中贫困学生现状,在学校食堂前排队打馍的全部是高中和初中学生,占全校学生的50%。
其中一半学生就是打饭吃的。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按照二中范志奇校长提供的20名高中贫困学生的名单,进入偏城乡马莲乡实地走访,沿途不断跌宕起伏的大山上,搬迁的村民拆剩的残墙断臂和荒芜的山地,将这个空气清新如山泉的大小村落数代的光景搬迁的支离破碎,凸显出这里历史上贫困的结束,但是,给我带路的教育主任马耀武说:搬迁到宁夏石嘴山平罗县的这里的农民,依然很穷,因为大家失去了土地,牛羊以及生活依赖,面对的陌生的环境。
很简单,西吉县的小工每天100元,而平罗的工价每天60元,这就是人多都要就业,而老板看中这些市场,压价。
这里的农村电网改造和道路硬化刚刚完成,而没有享受过这些资源的农民,远离家乡。
对象一:大庄村西头组
苏得霞,女,汉族,1992年出生,从小右目失明。她就读西吉第二中学高中二年级3班,文科成绩全班前十名,她说,自己是村里的第八个高中生其中的一名。
他们家牺牲了儿子的学业成就了她的学业。当我问及能否供女儿上大学时,回答说“不可能”的其父苏瑞刚,说,我种地打工,一年收入四五千元。
他夫妇四间砖块贴墙皮的低矮房子,三个孩子,十四亩山地,也就是年年亏本的薄地。
对象二:
曹垴村天花沟组
身居大山梁气候条件很差的村子,早晚温差很大,历史上干旱,进入村子,到处是搬迁农民遗留残土破墙的村子,剩下的几乎人,也将门上锁出门打工。
李志梅,女,回族,1998年出生,就读西吉第二中学高一4班,站在父母亲打工半年房子即将坍塌的院子说“我能考第二名,总分520-580分之间浮动。”害羞的孩子一直低着头。
寄养在爷爷和小叔叔家里的她,另一个因为贫困叔母离家出走两年了,她奶奶指着给我和范校长行礼五岁的小男孩,就是这个年轻母亲遗弃的孩子,另一个是她刚会挪脚步的妹妹。
一个四风不避的山梁村落,因广种薄收年年干旱寂静孤独贫困。
现在拥有高中部学生1002名,初中部学生1410名,教师220名。
2013年5月28日晚,范志奇校长讲述;西吉二中贫困学生现状,在学校食堂前排队打馍的全部是高中和初中学生,占全校学生的50%。
其中一半学生就是打饭吃的。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按照二中范志奇校长提供的20名高中贫困学生的名单,进入偏城乡马莲乡实地走访,沿途不断跌宕起伏的大山上,搬迁的村民拆剩的残墙断臂和荒芜的山地,将这个空气清新如山泉的大小村落数代的光景搬迁的支离破碎,凸显出这里历史上贫困的结束,但是,给我带路的教育主任马耀武说:搬迁到宁夏石嘴山平罗县的这里的农民,依然很穷,因为大家失去了土地,牛羊以及生活依赖,面对的陌生的环境。
很简单,西吉县的小工每天100元,而平罗的工价每天60元,这就是人多都要就业,而老板看中这些市场,压价。
这里的农村电网改造和道路硬化刚刚完成,而没有享受过这些资源的农民,远离家乡。
对象一:大庄村西头组
苏得霞,女,汉族,1992年出生,从小右目失明。她就读西吉第二中学高中二年级3班,文科成绩全班前十名,她说,自己是村里的第八个高中生其中的一名。
他们家牺牲了儿子的学业成就了她的学业。当我问及能否供女儿上大学时,回答说“不可能”的其父苏瑞刚,说,我种地打工,一年收入四五千元。
他夫妇四间砖块贴墙皮的低矮房子,三个孩子,十四亩山地,也就是年年亏本的薄地。
对象二:
曹垴村天花沟组
身居大山梁气候条件很差的村子,早晚温差很大,历史上干旱,进入村子,到处是搬迁农民遗留残土破墙的村子,剩下的几乎人,也将门上锁出门打工。
李志梅,女,回族,1998年出生,就读西吉第二中学高一4班,站在父母亲打工半年房子即将坍塌的院子说“我能考第二名,总分520-580分之间浮动。”害羞的孩子一直低着头。
寄养在爷爷和小叔叔家里的她,另一个因为贫困叔母离家出走两年了,她奶奶指着给我和范校长行礼五岁的小男孩,就是这个年轻母亲遗弃的孩子,另一个是她刚会挪脚步的妹妹。
一个四风不避的山梁村落,因广种薄收年年干旱寂静孤独贫困。
→返回←
爱心·王搏计划
“爱心·王搏计划”:一项由甘肃农民纪实摄影家王搏老师发起的民间性质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历经十余载,坚持不已。王搏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走访和实地拍摄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在各省市和高校举办影展的方式现场寻找资助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使成千上万名贫苦的孩子得到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自2002年起,资助形式逐渐向网络化转变,为实现更广泛的宣传和更高效的管理。至2005年,我们的第一个网站资助孩子数目已突破300名。2005年春天,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一些同学组织了资助行动的义工志愿者团体,并且重新制作了资助网站,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使资助行动更好的发展。2007年9月,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爱心·王搏计划与北京大学爱心社儿童组河北丰宁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大学爱心社资助部,以便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助学助教、图书募捐、实物捐助、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义工和资助人的民间自发力量,利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我们期待着您的帮助,我们也同样欢迎您的加入!
在线影展